《這個世界不是非黑 · 即白》東講西讀
這個世界不是非黑 · 即白,黑與白之間還有不同深淺的灰色和顏色。
大部分人喜歡光明,光明代表着正義,而人性也多追求正義。不過,光明的顏色並不只有白色。
我們通常稱有陽光照射的時間為「白晝」,白晝的光線我們會稱之為「白光」,但光是否只有「白」色?非也。稍有一點科學常識都應該知道,當白光射入稜鏡就會折射出紅橙黃綠青藍紫和更多漸變色。代入人的思想來說,不同的顏色可以代表不同的想法,這猶如大家向着共同目標邁進之時,當中會有各種思想一同互相激盪,保持活力,所謂「兄弟爬山,各自努力」就是這個意思。
不少人都有種習慣,就是「自己的思想永遠是唯一正確的」或「至少也錯不到那裏」。他們可能沒有錯,但他們更可能只是光譜內其中一種顏色,例如黃色。在黃色之外,白光之中還包含了紅橙綠青藍紫,這些顏色也可以是「正確的」,因這些光射向的方向也是一致的。
舉個例子:在香港,我們有時會聽到一些人因對事情的看法或處理方法與另一些人稍有不同,因而就指責對方收了終共錢或為終共工作,但事實上大家的方向可能都是對的,大家都是為香港人着想的,只是自己看不到對方那條「橙光」原來與自己的那條「黃光」是平衡線,然後就認為自己那條黃光是唯一的「白光」。
黑與白之間存在不同深淺的灰色,在一般人眼中,黑代表惡或錯,白代表善或對,但世界是否像「是非題」般二揀一這樣簡單?常識會告訴我們:不是。顏料可做到絶對黑白,但人類的社會是無可能有絕對的黑和白,只有相對的黑和白。
有些看起來正直,行義之人背後總會有一丁點黑暗面,同樣,一些看起來邪惡之人在某方面也會有一丁點不黑喑的地方。
我們要學懂廣納百川,不同的思想,意見也應匯集,然後再分析判斷,於當中抽取最適合的方法甚至精華為己用,而不是稍有一點不合便即時排斥之。這樣,我們才能稱為有獨立思考。
我很喜歡拿截拳道做例子。李小龍學過不同流派的功夫,例如詠春。他有否固執地以非黑即白的態度認為詠春就是最好,只有詠春才是真功夫?沒有。他反而學習更多其他的功夫和搏擊術,然後再去深入思考,抽取精華,再融會,最後,成就了他的截拳道。
https://mewe.com/p/readbeforeyouspeak/show/5fd6ccb40d882d2b79fab94b